图纸
在不同时期, 设计师们使用不同的介质 :
- 纸张 : 用于制作原文本或副本.
- 普通图纸 : 出现于十九世纪中叶, 从纸浆中经过精炼获取. 老化后易变脆, 趋于变黄.
- 化学图纸:制作工艺发明于1858年(硫酸浸泡),20世纪30年代它被改良过的普通图纸所取代。它柔软耐用,如果正确冲洗的话会易于保存.
- 聚酯纤维 (Mylar™): 开发于1955年, 它当时的柔韧性和出色的稳定性使它成为首选介质, 一直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。
图纸副本使用印刷格式和微缩版本来进行信息交流 :
- 青版印刷 : 通常称为“蓝图” ,1870年出现。该工艺分三个步骤:浸泡敏化,晒原图,水中冲洗。
- Van Dyke 法 : 发明于十九世纪末,使用与蓝图相同的制作工艺,增加了其他制剂和一个额外的冲洗池(固定图像) 。这个工艺能在棕色背景上印刷出白色线条。
- 重氮印象法 :1920年开始广泛使用,基于氨的工艺使它便于识别。印刷可以在纸张上或描图纸上实现,特点是白色背景下的棕色,蓝色,紫色或黑色线条。
- 所有这些印刷工艺都对光线非常敏感。保存时应避免接触到其它文件,以防止发生任何化学反应。
- 缩微胶卷:发明于十九世纪中叶,它的出现节省了大量存储空间。它通常是银盐胶片卷,在良好的储存条件下可以较长时间保存,因此也被广泛使用。
- 打孔卡: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使用。射孔系统可以机械地对它们排序,很容易在重氮化合物介质上制作副本。20世纪70年代被IBM窗型卡片取代。
缩微胶片: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,它是一个长方形片状薄膜,包含多个图像。格式极其紧凑,需要放大设备进行读取。